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正式上线,相当于给全国公共数据建了一座“图书馆”。无论是医保、气象还是自然资源数据,都在这里统一登记、编目,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
过去,公共数据分散在各部门,像“信息孤岛”。现在平台通过统一标准,让中央到地方的数据互联互通,企业和个人都能快速查询、对接所需数据,比如企业开发智慧城市应用时,可直接调用气象或交通数据,省去重复申请的麻烦。
同时,平台要求登记数据来源、用途和权属,相当于给数据贴上“身份证”。这既能防止数据滥用和泄露(比如医疗数据被非法倒卖),又能让合法使用者“有据可查”,降低法律风险的同时也让数据流通更透明。例如,企业调用数据需登记用途,政府可追溯流向,这对防范数据黑产、保护隐私至关重要。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平台上线后,全国数据资源将加速流动。据预测,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或超2000亿元,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对普通人来说,未来看病、出行等场景可能因数据共享更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