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调查,在上海一家科勒卫浴店内,安装有捕捉人脸信息的摄像头,在顾客无感知的情况下偷拍,进而预测并记录性别、年龄等。当顾客再次前往门店时,就能结合人脸识别次数与数据进行综合报价。生产该类摄像头的多家厂商表示,自家生产的摄像头已经在全国安装了几千到上百万个不等,后台记录的人脸数据量高达上亿条。
人脸识别的强制加滥用 充斥着线上与线下
是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人脸识别的存在,解锁手机、刷脸支付、入住酒店……这项AI新技术已经密集应用在金融、安防等生活场景中。
我们的面部信息是重要的生物特征,具有强烈的且不可更改的身份属性。当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引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公共场所推行电子化 = 刷脸
2019年4月,郭兵购买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年卡,并确认以指纹识别的形式入园。到了7月,郭兵收到短信通知,入园系统将更换为人脸识别,没有激活则无法入园,也无法办理退卡退费。之后,双方在入园方式、退卡退费上协商未果,郭兵状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2020年11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正式宣判,商家无权强制消费者配合其人脸识别的管理方式。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审理现场
据公开报道,从2018年起,北京古北水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华山等国内65家知名景区就已经开启AI刷脸游的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采用刷脸的入园方式是为了推进旅游电子化,过渡期依然可以在景区窗口买到实体票,但后续会全部取消,只能刷脸入园。而且购买年票只能是电子卡,必须录入相关个人信息。
小区配备智慧物业 = 刷脸
今年3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发现,她居住的小区贴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公告,要求业主提供房产证、身份证、人脸识别等信息。她将有关人脸识别风险和法律依据发到有数百名业主的微信群,但没有得到预期回应。劳东燕又将一封法律函分别寄给居委会和物业,其后有了她作为业主和街道、业委会与物业的四方“谈判”。街道最终同意,业主出入小区可以自愿选择门禁卡、手机或人脸识别的方式。
在国内大中城市,居民小区增设人脸识别系统正在成为新潮流。据多家媒体报道,2020年以来,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多个小区都在推广人脸识别出入小区,有的房地产开发商新楼盘即加入人脸识别,有的地方还出现强制人脸识别,不识别不让进小区的现象。
商业场所价格歧视 = 录脸
今年春节前,杭州李小姐辗转几个楼盘看房,当她打算享受购房优惠,通过中介机构分销购房时,却被无情劝退。中介的理由令人崩溃:“对不起,你已经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记录了,没法给你优惠。”被录脸的李小姐怒而举报,浙江慈溪检察院派出检察官暗访,发现在他们走访的10多个楼盘,大部分在售楼处的角落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
这也不是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第一次引起轩然大波。2020年11月,一条男子戴头盔看房的短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上写着“为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令人错愕。而除了售楼部,KTV、商场品牌专柜等大众消费场所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商家在公开场合安装监控来避免违法犯罪行为是正常的,但在客户未知情况下录入人脸信息,并转入营销通道来差异化对待客户,既涉嫌不正当竞争,还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一售楼部拍到的购房者信息
APP人脸识别情况堪忧
在线下遭遇强制的刷脸或不知情的录脸,在线上情况也没有更好。
2019年爆火的AI换脸软件ZAO,仅需上传一张正脸照,就可实现明星、影视剧换脸。事后人们才发现ZAO的用户协议上写明一旦上传照片,则表示同意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
前段时间,魔性变脸视频Avatarify的“吗咿呀嘿”刷屏各大社交平台,用户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自动生成诙谐好玩的动态唱歌视频。因涉及版权和隐私问题,应用火了不到7天而被光速下架。
目前常用的APP中,其实大多都具备人脸识别,多用于登录、身份认证、支付等功能。据新京智库一项针对78款热门APP的测评显示,有67款APP支持人脸识别。在支持人脸识别功能的APP中,46.27%的APP没有明确的人脸识别使用协议,在人脸识别功能中没有征得用户同意,95.52%的APP更是将人脸信息与一般信息相混淆。
人脸信息存在黑产链 隐私保护没跟上技术发展
你以为人脸信息被滥用,只是会遭到一些霸王条款或价格歧视吗?
在网购平台上,通过搜索特定关键词,就能找到专门出售人脸数据和“照片活化”工具的店铺,一套软件加教程只需35元,5000张人脸照片不到10元,这些照片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用于精准诈骗甚至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杭州、深圳等地警方破获的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犯罪嫌疑人均使用了“AI换脸技术”。在非法获取公民照片后,通过“照片活化”的方式生成动态视频,成功骗过人脸核验机制,进而为犯罪团伙提供黑产服务。
而另一面,人脸识别技术广泛使用的背后,是相关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10月,据企查查数据,全国共有10443家企业的名称、产品、品牌、经营范围涵盖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更是受到资本热捧,数据显示,2012-2019年,人脸识别行业共发生80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达337亿元,占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投融资金额比重的40%,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系统市场规模为34.5亿元,预计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5亿元。
经过新冠疫情的推波助澜,人脸识别更是展示了它的重要作用,今后大众被无感“盗取”人脸信息的概率恐怕会越来越高。
发展技术本身无罪,只是我们不禁想问,人脸识别技术高歌猛进的同时,有没有同步提升保护公众隐私信息的技术能力呢?
加强法律监管 国内多地政策相继出台
一直以来,企业在人脸采集、人脸应用中没有现行的规定和标准,更多依托自身的道德水平。人脸识别涉及身份信息采集识别与个人隐私保护等话题,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已经提请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明确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在“人格权编”中提出,处理人脸在内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在人脸生物识别信息的存储方面,最新版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属于敏感信息,要求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分开存储;原则上不应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仅存储摘要信息等。
地方上,包括天津、南京、杭州在内的多地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天津】2021年1月1日,《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施行,在全国首次公开禁止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
【江苏】针对“戴头盔逛售楼处”一事,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2020年12月紧急通知,要求楼盘售楼处未经别人同意,不得拍摄来访人员的面部信息。随后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向部分新开楼盘和续销楼盘项目发出通知,要求售楼处不得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杭州】2020年10月被提请审议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经不单单用来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了,每个人都有必要关注人脸识别技术对自身隐私的侵犯,企业有责任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如何安全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人脸识别的滥用,你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