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

状态:已结束
方式:线下
地址:暂未定
时间:10月20日-10月20日
奖金:
赛事简介: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高素质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工作,服务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在两届“护网杯”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技能大赛(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21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将主办“第一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

赛事内容:

竞赛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理论和实操水平,主要由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知识分值占20%,技能操作分值占80%。竞赛内容紧密结合相关行业实际生产场景和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应用发展情况,将安全评估、测试、应急处置以及新技术应用防护等内容同步融合设计到竞赛中,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在工业互联网网络、设备、控制、平台、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测试、评估、运维、保障以及完成指定任务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此外,本届大赛同步设置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应用及解决方案遴选赛,面向工业互联网代表性行业和应用领域,遴选优秀安全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和先进示范。包括但不限于装备、机械、轨道交通、能源等行业和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车联网应用等领域的安全防护技术及方案,以及网络安全新技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高精尖示范区域培育等先进应用模式和优秀方案。

组织方式:

 (一)竞赛分组

竞赛分为职工组、教师组和学生组,各组别均为三人团体赛。
1. 职工组:具有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应用相关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
2. 教师组:具有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应用相关工作经历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在职人员。
3. 学生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全日制在籍学生。

(二)报名条件

1. 思想品德优秀;
2. 具备较高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技能水平;
3. 学习能力较强,身体素质好;
4. 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竞赛方式及名额
大赛分选拔赛(地方选拔赛和行业/领域选拔赛)和决赛两个赛程阶段。

选拔赛由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通信管理局等相关单位联合组织实施。举办选拔赛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各选派7支队伍(职工组3支,教师组2支,学生组2支)参加决赛。不具备举办选拔赛条件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组织参赛队伍参加其他地方选拔赛或行业/领域选拔赛。行业/领域选拔赛由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机构高校等相关方自愿联合申报,按大赛技术组织要求有序实施,聚焦装备、机械、汽车、轨道交通、能源、石化等重点行业以及智能制造、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5G+工业互联网、智能能源、智慧医疗等重要领域进行竞赛选拔,每个行业/领域选拔赛的赛道可推荐3支队伍参加决赛。
决赛在大赛组委会领导下,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决赛举办地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四)决赛时间和地点
大赛决赛拟于2021年10月下旬举办,采取线下赛形式。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表彰奖励:
本届大赛获奖队伍将获得推荐进入2022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的机会。
(一)职工组:全国决赛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由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
(二)教师组:全国决赛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由组委会颁发相应的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
(三)学生组:全国决赛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由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
(四)赛道奖励:每个赛道决出冠亚季军各1名。获奖选手由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
(五)团体奖励:对贡献突出的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由组委会颁发“突出贡献奖”;对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由组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奖”;对在全国决赛中总成绩优异的单位,由组委会颁发“团体总分奖”;对在全国决赛中总成绩突出的地区,由组委会颁发“区域优胜奖”;对在全国决赛中综合表现突出的企业,由组委会颁发“企业优胜奖”;对在全国决赛中综合表现突出的院校,由组委会位颁发“院校优胜奖”。
(六)优秀应用方案奖励:根据申报企业提供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组织专家和应用方进行评审,遴选出若干个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复制推广性的应用方案,由组委会颁发“应用方案优胜奖”。